图像中的时间

发布时间:2019-04-02 14:56 【来源:中华教育在线】

透视法这种抽象理论从15世纪发明一来就一直主宰着西方的绘画,它把画面中的空间大大的加深使绘画越来越接近于真实,越来越像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摄影技术的诞生使人们对自己所描绘的画面感到更加自信。它让我们相信透视法这种观察方式是正确的。而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我们确信已经找到了记录世界最真实的方式。照相机快门一闪,只需一秒钟的时间,一个一模一样的场景就诞生了,并且这个场景与我们眼睛看到的没有一丁点出入。人们深信不疑的是:从透视法的发明到摄影技术的出现,我们描绘和记录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的真实感已经走到了最顶端。所以在摄影技术出现之后就有人提出绘画死亡这种说法。不过我依旧相信无论摄影怎么发展,绘画会永远会存在。

图像中的时间——摄影

谈到摄影,我们首先会想到一个完整的场景,有空间感和真实感的图像。我们相信照片中告诉我们的就是现实,因为在摄影技术出现以前我们一直在追求真实。摄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它可以用作纪实可以当做证据,它以快速简洁的方式做到绘画无法达到的真实感。摄影具有一种官方的地位。照片成了鉴别事物必不可少的东西了,这就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被认为是官方的、正确的观察方法。这就是我对摄影的基本批判。(摘自《霍克尼论摄影》)所谓的正确的观察方法就是透视法,因为造成了视觉的真实感。

从观察方式来讲,摄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它不包含时间要素。因为摄影记录的是在一瞬间和一个固定视点凝固住的画面,画面里无论有什么事物,它都是在那个瞬间定格住的,是不存在时间的。有一种很贴切的说法:照片就是时间的切片。没错,它并不包含时间的延续,在时间这个要素上来讲摄影是很单薄的。如果换一种观察方式,那么图像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样子。

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摄影作品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画面。这个画面是支离破碎的,呈现的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真实”的景象。但通过他的摄影作品我却看到了另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一个时间在流动的世界。

《梨花公路》大卫·霍克尼 英国

第一次看到霍克尼的摄影作品是,《梨花公路》。当我看到这幅图像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伸向远方的公路,进而各种图像中的细节都不断地跳进我的视线。仔细看来,所有的细节都非常清楚,并不是以往我所看过的照片那样有纵深的空间,这是前所未有的感受。之后,我几乎看过他所有的摄影拼贴作品,看到了他作品的不同寻常。霍克尼的摄影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完全是用拼贴式的手法来把一个场景衔接起来,这样的方式就会造成画面不完整,空间前后不一。每一张局部之间都像在起伏跳跃,好像把原来的空间撕碎,再重新的接起来。这样虽然没有了原来空间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但是画面中却多了很多看点,你的眼睛会在这幅图像中四处游走。这样就打破了一般单幅摄影作品中总是把人局限在一个小窗口向外看东西的定律。单幅的摄影作品是通过照相机的镜头以一点透视的方式记录场景,而霍克尼的照片拼贴是用很多张一点透视构成的一幅画面。这最后呈现的画面开始把空间变的不确定,所以整个画面都好像一直在变化一样。《梨花公路》这件作品是艺术家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拼贴出来的。中路标是一个时间段拍摄的,路是另一个时间段拍摄的,天空又很可能是第二天拍摄的,而这里每一件事物中又是由很多张照片拼贴而成,这每一张照片都代表着一个时间点。那么把整幅作品加起来不就是时间的流动吗?这个时间因素就是与一般摄影作品最大的不同。霍克尼在书中自称自己的摄影作品可以叫画,因为它与一般单幅摄影不同,它包括了时间,这是单幅摄影作品无法解决的问题。

照片是会让人更相信透视法,因为当我们从一个中心点用一只被时间凝固住的眼睛来观察时,这不就是和透视法一模一样吗?很显然,照片是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唯有立体主义画派才突破了陈旧的透视法的禁锢。(摘自《霍克尼论摄影》)通过比较霍克尼的摄影作品与单幅图像的摄影作品,我们发现其实是不同的观察方式决定的。通过一点透视法描绘出的作品深度感强,这种强烈的深度感令人感觉二维平面的后面真的有一个世界。而多视点描绘出的画面使这种深度感变浅,浅到接近于这个平面。当我们感觉我们的手无法通过二维的平面伸向平面后的世界时,我们就会感到不真实。但是这个“真实”是视觉上的真实,只是视觉上在一个时间点的真实。是一个定格的画面,里面没有包含时间的因素。如果我们在画面里加入时间,那么图像的视觉真实感就会被破坏,霍克尼的摄影作品证实了这一点。

大卫·霍克尼 英国

在霍克尼的作品中,有很多是由人物构成的画面。许多时候,一个人物的头他需要用多张照片进行拼贴,有的达到十几张照片之多。这些照片形成的整体效果看起来使人的脸支离破碎,但是这些照片每一张都包含了一个时间和一个空间。右边这件作品中包含了很多同样的头像,这些头像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人物的位置,他们动作和表情都在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如果一张照片是一个点,那么所有的照片加到一起就是一条时间线的形成。观察的对象在移动,观察者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移动,这些移动就包括时间的概念。我们看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画就是这个道理,他会把一个物体的所有角度的形象都画在一个平面上,这刚开始让人看起来真的不知道他到底在讲些什么。其实毕加索所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视觉的真实,是一种时间的延续,是对观察的一种记忆。我们都会有一种经验,当你看到一个场景的时候,你是在快速的移动眼球来收集一切信息,这些信息在大脑中处理成你对这个场景的印象。例如你的前面放着一个苹果,如果想很具体的知道这个苹果的大小、形状、颜色,你需要快速扫视它。当你的面前有更大的物体的时候,比如一间屋子、一栋楼,眼睛可能需要移动更多才能充分了解对象的信息。而不是盯着一个点去看。如果你盯着一个点去看,并不会充分得到事物的信息。这说明在我们人的观察中是包含时间的流动的。

图像中的时间——绘画

不单单是摄影,其实在绘画中也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画,国画的观察方式是与西方透视法完全不同的。在山水画中我们讲的是平远法和高远法,画面中没有西方透视法中遵循的规则,但给人的印象却极为深刻。在中国画前,我们不是站在一个窗口向外看,而是在画中走动,尤其是在欣赏长卷的时候,从头到尾我们是在游山玩水的走了一遍。看到经典之作《清明上河图》,一幅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当你从河的这边通过拱桥走到对岸,游历各种商铺经过各类

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北宋

人群,再坐船从对岸回来,你真的就好像走进了画面中一样。这种观者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紧密。难道这不是一种真实吗?这样的真实虽不是视觉上的真实,却是体验上的真实。我们可以想象画家张择端在绘制《清明上河图》时一定是在大脑中一个局部一个局部的呈现出看到过的场景,这个局部可以细致到每一个人的表情。而霍克尼的照片拼贴也是每一个局部的拍摄组合。虽然二者画面的效果风格完全不同,但是观察方式却是一至的。都是在移动中观察。在移动中眼睛的观察就包含了时间。在移动中观察必然会使空间感弱化,但是如果想得到深度感时间就得停止。

之前讲到了在移动中观察,那么在透视观察方法中画家是也无法盯住一个点去描绘所有的事物,他必须移动眼睛去收集一切的信息,而他所要呈现的却是一个照相机的观察方式,透视法所要的观察方式与人的眼睛运动的生理机制不符,这就产生了矛盾。为了把事物描绘的真实,艺术家需要主观的处理眼睛给的信息,需要去掉或加强。如果不这样做,空间感就会弱掉。我们假设画布是一个窗口,画家要不断的减掉时间要素,最后把时间凝固在这个窗口中。所以在这种窗口式的绘画中,没有了时间,就没办法展现叙述性的情节,只有一个固定的情节。观者站在画面前的时候,是无法进入其中的,只能是站在窗口的这边向另一边看。在中国古代的壁画中,大部分壁画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带有时间线的叙述。所以在观看中国壁画的时候,往往是跟随着画中的人物情节走。脚步跟着画走,感受也跟着画走,虽然画面不是写实的,但是人们的感受却是真实的。这正是因为画中多了时间要素,是时间带着观者在体会画面中的内容。

图像中的时间——绘画与摄影

写实绘画由于摄影技术出现而受到冲击,虽然摄影技术不断的在发展,但是写实绘画却依旧存在。现在的写实绘画越来越接近于摄影的感觉,出现了像照片写实这样极度真实的绘画。但画毕竟不是摄影,它不是在一秒钟内完成的。摄影没有贴近我们的生活感受,绘画却贴的更近,因为它的表现能力要大得多。他的观察方法随时都可以扩展,因为它和我们直接有关。在绘画时人的手发挥着能动作用——当然我们知道,人体的其他部分也在发挥作用。(摘自《霍克尼论摄影》)这样说来,即便是写实绘画也与摄影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绘画作品是需要时间一点一点画出来的,这首先就比摄影多了时间的要素。而在画面上的事物是眼睛移动观察的结果,同样也包含时间。并且手绘毕竟不是机器制造,这种瑕疵感带来的不完美恰恰是艺术中最有魅力的一点。

总结

说到摄影的问题,我并不认为摄影不好。虽然摄影在时间要素上来讲只是一个点,但它依旧肩负着记录的重任。它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在快餐文化的今天,摄影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每天大量的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它依旧是我们知道和了解一件事重要的手段。但由于电脑修图的产生,摄影的真实性也在受到考验。那么摄影的官方地位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也许到时候我们又应该开始思考我们的观看之道。

艺术追求真实,我们不应该否定眼睛观看世界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追求像照相机一样真实的视觉效果。无论是透视法和移动观察都会给人不同的体会。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和角度一直在变化,观察方式可以无限的拓展。在二维平面的艺术形式中,我们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