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探索走班选课新模式(2)

发布时间:2016-01-19 16:55 【来源:

来源标题:小学探索走班选课新模式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课程建设侧记

提升育人能力 引领个性成长

实践课程正式实施以后,每周三成了农大附属实验小学孩子们最期待、最快乐的一天。每周三的中午,孩子们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收拾书包,迫不及待地等着下午的到来。每次课程结束,回到班里,孩子们都不停地向其他同学分享着自己学习的东西,分享着自己的快乐。

“打破固有的传统模式,把同一年级中志同道合的同学们聚在一起上课,这样孩子们不但上课更有积极性,同学之间也有共同的话题,认识的朋友也就更多了。”在问卷调查中,一位班主任老师这样写道。

新的课程改革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孩子们增添了新的快乐。丰富多彩的兴趣课满足了学生们不同的爱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铺设了新的平台。耳目一新的走班选修课更是让学生惊喜,家长点赞。

学校四年级(1)班张天成的家长也感受到孩子的变化,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更是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个学期开始,孩子今年的课表又多了不少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又是孩子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的课程,3D打印、书法、航模、剪纸、外教英语等特色课程让孩子学习兴趣大增,也提升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随着拓展课程类课程的开设,学校里的师资来源更加多元了。在不同教师的互动交流中,农大附属实验小学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英语教师徐明杰每周都有机会跟着外教一起上课,“外教不仅仅教授学生们英语知识,更是在言行举止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待人接物的礼仪、敢于表达的能力等。”徐明杰老师说,这些都是她在以后英语教学中的努力方向。

小学阶段是学生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阶段,学校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特长、兴趣。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孩子进行课程的选修活动,让孩子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规划、自主活动,更能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相信学生通过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修活动,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并把浓厚兴趣带到学习上,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们对周三下午选修课的期待和满意也足以证明学校的课程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采访手记

小学教育是在面对天真幼稚的6~12岁儿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创造适应学生各个发展时期所需要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从自然人向优秀的社会人的发展。学生通过各项体验课程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不仅是农大附属实验小学的追求,也是农大附属实验小学人坚持的动力。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农大附属实验小学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选择,学习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沐浴特色课程的阳光雨露,让每个学生都能“像大树一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