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反思:“消极保护”是因噎废食

发布时间:2016-02-20 00:15 【来源:

 幼儿园管理反思:“消极保护”是因噎废食 

璞粒子绘

  在自由活动时间,中班的幼儿陶陶把一盒跳棋顶在头上,而且能很好地控制平衡不让跳棋盒子掉下来。他很兴奋,看得出来他真的很享受这个探索的过程。过了一会儿,陶陶开始尝试新玩法——头顶跳棋走路。令人称赞的是,他依然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还一边走一边召唤小伙伴,让大家都来看看他的新本领。在陶陶的召唤下,不少小朋友前来围观,有的幼儿拍手称赞陶陶真厉害,有的幼儿也学起陶陶的样子,找来一盒玩具,用头顶着慢慢走。

  这一幕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命令大家把头上的东西放下来,又让陶陶用双手拿好跳棋盒子,重新从玩具架走到活动区。班里鸦雀无声,陶陶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着,感到犯了“错误”。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需要通过各种尝试来探索周围的世界,这个过程更会收获创造与进步带来的快乐。幼儿身体发育没有完全,身体协调性差,而陶陶的探索体现了难得的身体协调性,应当值得肯定和鼓励。老师的禁止固然降低了危险发生的机率,但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这种刻板的方式俨然成了一种“消极保护”。

  担心幼儿发生安全问题,许多幼儿园宁愿采取“消极保护”措施:减少幼儿户外运动的时间或取消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的活动来保证幼儿的安全;幼儿园为求幼儿安全,在设计活动时有意降低活动的标准和难度;限定幼儿的活动范围,将幼儿的活动范围规定在室内或完全没有危险的室外。我们的幼儿园安全管理中,有多少这样为了安全而舍弃教育的做法呢?

  “消极保护”为何大行其道

  随着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频发,“安全”二字时刻为幼儿园管理者敲响警钟。虽然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但做法上还存在着“消极保护”的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

  安全事故社会关注度升高。近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屡见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广泛关注。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安全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另外,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可见,在这个全社会都关注幼儿安全的大形势下,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增加了些许紧张的气氛,所以社会关注度的升高成为了“消极保护”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幼儿园管理者责任意识增强。随着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幼儿园也纷纷健全管理制度,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准入与接送制度等。园长作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履行分工责任制,将安全管理逐一落实到个人,并签订安全责任书。不仅如此,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也影响着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择园需求,过度强调提升幼儿园的安全制度,所以在责任制的前提下,幼儿园工作人员格外注意,极力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把积极的保护变成了“消极保护”,扭曲了安全保护的内涵。

  家庭成员对幼儿的过度保护。很多家长把家中有棱角的地方都安装了防撞角,却没有告诉幼儿如何规避生活中的各种危险,以至于即便幼儿撞到了防撞角上也不会有危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对危险的警惕性。很多幼儿被隔代家长宠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无论是在去幼儿园的路上还是在回家的路上都有家长的陪护,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任何安全问题,也不用关心周围的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来自家长的“消极保护”,逐渐会使幼儿变得依赖性强、胆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危险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