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意象·工笔重彩名家——曹娜的艺术世界

发布时间:2017-11-29 16:12 【来源:中华教育在线】

【曹娜艺术简介】

曹娜,大学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金奖”获得者。全国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双年展入围者。山西师大临汾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山西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山西民进开明画院副院长,2014年聘为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曹娜·意象工笔重彩】专项研修班【导师】。2017年聘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创作研修班【导师】。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外名人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席,2004年作品巜空镜子》获全国第二届"黎昌杯"金奖"。2005年作品《无语》入选国际美术双年展。并在全国各地举办个展。历年作品多次在保利和瀚海成功拍出。2014、2015和2016曹娜专题片连续三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2017年在中国宋庄成立【曹娜美术馆】和【曹娜·意象工笔重彩国展创作研修班】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北京大千画廊、香港艺苑画廊、美国旧金山画廊、人民大会堂等收藏。2017年10月曹娜课题【意象·工笔重彩在国画创作中的实践研究】被列为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谈意象·工笔重彩独特的色彩语言】

曹娜

古人常以“丹青”作为绘画的代称,“丹”,即朱砂,“青”,即石青、石绿,它们都是工笔重彩画中常用的颜料。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最早的雏形代表作品;及至唐宋,工笔画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无论是淡彩、重彩还是没骨画,对于画面技法语言和色彩的运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程式的完备。相对于卷轴工笔画中设色清丽,意蕴绵长,传统壁画色彩厚重、鲜艳,设色活泼自由,令人耳目一新,这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在中国绘画史上创造辉煌。

现如今意象工笔重彩重举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重彩旗帜,力求重振汉唐雄风,恢复色彩特有的表现力;充分利用了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特长,大胆将西方抽象符号及构成装饰美感引到创作中来,加上特有的意象造型、色彩、肌理交织而成的视觉美感,极大强化了绘画的本质,提高了绘画的表现力。

2014意象工笔重彩画的出现,不仅在中国画坛形成了强有的冲击力,而且令人耳目一新,就我本人及带的清华美院高研班几届学生的作品来看,得到了很多同行人的称赞,显示了意象工笔重彩画的生命力。

为中国绘画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意象工笔重彩这种绘画形式始终是深入人心的,因其意象的线造型和清新、典雅、厚重的色彩,引导着人们的视线,营造出一种美好的视觉审美,希望在未来历史上画下重重的一笔。

意象工笔重彩画是对敦煌壁画及传统工笔重彩、中国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发展,作品绘制全部采用纯天然颜料,而它产生的色彩之绚丽斑斓及艺术水平之高,是令人注目的。

如果孤立的研究敦煌壁画及传统工笔重彩,只会重复古人的方法与技法。意象工笔重彩画创作首先要明白从敦煌壁画及传统工笔重彩中继承哪些东西,对自身的艺术创造和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及如何有针对性和主动性地对传统艺术进行继承与挖掘。

意象工笔重彩画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材料技法与西方材料技法的合壁发展与创新,是对现有的绘画颜料进行探索,运用中国传统生宣、熟宣水墨、毛笔及西方的水粉颜料、进行创作的。材料与技法并存,力争把意象工笔重彩画全面推广研究与创新、通过大量的作品来证明意象工笔重彩画的强有力的视觉美感和冲击力,力争体现创造性和独特的审美形象。

目前工笔花鸟画坛艺术作品尚缺乏经典之作及可以雄视百代的大师,同时面对古人那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有人疾呼,前人已达到极致,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创新道路,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无疑是历代花鸟画家智慧的结晶,立足当今这一时代,况达说的好:“传统淹没了不少画家,并非传统之过。”

在仰若高山的传统面前,我们除了叹为观止,应该庆幸的是可以更好的借古开今。作为一门优秀的艺术学科,不论其历史多么悠久,只有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时代性,才能得以发展。

意象工笔重彩画学习始终遵循临摹、写生、创新三位一体的模式,也只有在认识、理解传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有所创造。因此,对于传统颜色的属性和染色、新的上色程序、用色技巧的掌握都是必须要攻克的难题。由于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演变和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淡色为水性植物色,性质为淡雅清俊;重色为矿物质色或称石色,其性质为鲜丽浓烈,厚重古朴。然而,无论是水色或石色在意象工笔重彩画中广泛的应用都有其法度可循。

一幅完美的意象工笔重彩作品画除了立意、构图、造型外,色彩的和谐响亮也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此意象工笔重彩画向西方和其他以色彩为主的绘画的借鉴和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经历了传统工笔画临摹后,面对现代人物写生,在用色上囿于所谓传统的“三原色”,用色范围窄,色彩古旧呆板,曾经已有的色彩经验与中国画的用色发生冲突,便被束之高阁甚至被遗忘排除,形成知识盲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仅传统用色着色和审美意识要深化,而且色彩的科学合理运用更要强化,才会博古而通今。

对于色彩的研究与追求始终是人类的共识。然而,科学色彩知识源于17世纪西方对于光学原理的重大发现。有了光才会产生丰富多变的色彩,而受光体则根据对光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呈现千差万别的颜色。继之七色光谱、色相环、三原色、三要素、色立体等色彩科学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于色彩的认知。表现在绘画中最为突出的则是19世纪印象派画家笔下妙笔生香的灿烂世界。

在现代视觉艺术中,色彩的地位尤其显著,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尤其将色彩作为主要的视觉艺术语言,因之对于人的心灵及精神上的深层表现,色彩的形式构成丰富多样,色彩的心理及情感因素日益上升,为色彩的应用开辟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天地。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在造型艺术作品中,色彩早已经成为艺术家释放情感、表达主题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色彩的科学知识、基本规律以及在绘画艺术中的构成形式是值得笔者和当代莘莘学子去深深探索和领悟的,古语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科学合理的运用知识,借鉴融合才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绘画精神是“写意”的,不仅反映在水墨淋漓、“似与不似之间”的水墨画上,同时也体现在勾线设色的工笔画中,这早已是古有的共识。以意取形,以意统色,意象工笔重彩画要营造一种意境,作画者主观精神以及主观色彩的和谐搭配是关键。

主观色彩是相对于写生色彩而言的,在西方油画里表现的最为明显,但在同样以色取胜的工笔画创作里尤为珍贵。一幅完整的意象工笔画应该有确定的基调,这种基调的铺设始于绘画的全过程,它直接源于内心的精神指向,是忧郁、伤感、宁静、苍茫还是欢快、疏朗、明媚、娇艳等等。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定是用相应的色彩关系,或对比色构成、同类色构成;或冷暖、色调、明度、纯度等渲染气氛。例如:因为画面主旨的需要,为了表现幽静神秘,植物和人物都可以施以蓝色或者紫色,达到一种主观意向,进而引发观者无限的思绪;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主动去思维、去取舍、去研究对比、去身体力行,在具体绘画实践中使已有经验积累转换为自觉主观的处理色彩和谐的能力。

任何一门知识或者艺术的传承是需要一代代不懈的努力,而在此,站在中国特有文化的高度去体悟于我们是深邃的。包罗万象的世界存在纷繁缤纷的色彩,每个人的心中也有自己的心相,古人云“意在赤黄黑白之外”,实质正是中国绘画的用色之境界,学院式的教学不仅仅是求得生活的真实,更重要的是上升到精神层面,在中国画特有的前提下,展现出无穷之色彩美。

总之,色彩在意象·工笔重彩教学中是越来越凸显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丰厚的色彩修养和知识来武装自己,体悟生活中的自然美和艺术中的创作美,把完美的色彩运用到国画创作中,多出精品才是我们意象·工笔重彩画探究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