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画家曹晓凌的绘画艺术

发布时间:2017-08-30 16:22 【来源:中华教育在线】

艺术简历

曹晓凌,湖北鄂州人,58年生,中国美协会员(2016)、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大学特聘教授(客座)、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鄂州市政府津贴专家,湖北省国画院人物画创研室主任(画家、作家)。

出版《曹晓凌画集》(武汉出版社)、《找影子的茬》散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荆楚画派·曹晓凌卷》(湖北省文联·湖北省国画院编纂)等……合集若干,画作《素面朝天》(省展)、《日食》(全国抗战60周年展)分获金奖。作品多次入选文化部、中央军委政治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展或获奖、收藏,时有画作及文学作品见于《中国文艺报》、《人民日报》、《美术报》、《美术》、《国画家》等国级报刊发表或被有关机构收藏……

2017年7月,《酣声·鼾声》入选文化部、中央军委政治部、中国美协联办“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

2016年6月17日《童年的彩虹》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建党95周年”美术作品大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并收藏;

2016年9月28日《土家摆手舞》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同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并收藏;

2016年7月20日《城市的记忆》(与人合作)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创作项目;

2013.2.1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洲刊22版东方艺术)专版“无言的歌·著名画家曹晓凌彩墨山水印象”;

2017.4期《人民艺术》(人民日报社·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在色彩的光芒里笔墨共舞/文》、《1978春的开典》等5幅作品;

2013年1月28日,《大漠心泉》入选全国十大馆藏精品展,中国美术馆及全国巡展;

2000年1月《素面朝天》入选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等联办“走向20世纪……湖北省书画大展”获金奖;

2005年8月5日《日食》入选“抗战胜利60周年画展”在中国军博展出并获金奖;

2007年8月入选湖北省文联文艺创作中青人才库;

2011年湖北省文联组织创作重大历史题材《辛亥革命百年祭》(与人合作)主创巨幅组画创作国画《血溅黎明》

2012年《泉眼》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八荒通神”全国中国画双年展;

2012年10月《劲草读苍茫》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翰墨新象……”全国国画展并收藏;

2012年11月《风行戈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2012全国中国画展”并收藏;

2013年10月《记忆的温度》入选中国美协主办 “2013年全国中国画展”并收藏;

2014年6月湖北省文联授予 “爱心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5年5月《红云当头》入选中国美协重大主题“新丝路……”全国画展并收藏;

2015年7月《记忆被酿成老酒》入选中国美协 主办“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收藏;

2015年9月《共和第一宪》入选中国美协主办“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收藏;

2015年11月历时五年创作《长江中游水乡系列组画》被湖北省文联选入“文艺基金扶持项目”;

2016年11月《高原之学》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第三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

2016年12月《1978春的开典》入选中国美协主办“首届‘写意·苏州’(人物篇)中国画双年展”;

2017年7月10日《扯开嗓子的爷们》入选中国美协主办“逐梦 威海卫”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7年7月25日《风逐狂野》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中国梦·2017艺术草原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并收藏。

《暮光》

曹晓凌在色彩的光芒里笔墨共舞

闻风

曹晓凌的绘画视角是与众不同的,他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画面形式感很美,用笔简洁疏放,墨色开合有序,避让得理。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大胆,色彩流韵,浓丽清新,使画面视觉冲击力很强。细看曹晓凌的画,变幻无穷,水与墨相融,墨与彩汇合,相环相绕,干湿浓淡皆露风采。正如他自己所说:“诗是画中的音符,画是诗的泉水,从洞开的瞳孔折射或喷出,来自心灵的监察。”他的作品诗意盎然,却不像散文诗那样一味甜美;他的作品水墨交融,却不像水墨画那样一味朦胧。他画出了厚重感和沧桑感,画出了“积健为雄”的审美意境。

《深呼吸》 200cm×180cm

他笔下的作品《脉动》呈现了茫茫戈壁的阔大境界和雄浑气象,《穿越》呈现了水墨交融幻化出的迷人色彩,《西风烈》有几分苍茫和几分神秘,《大漠之觞》有一种铺天盖地的酣畅,《墨色之韵》系列,有一种奇异和灵动,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的一幅《无言》山水画也是这样题记的:人问天,天问地,地问自然,自然无言……

《极色地带》 6尺

曹晓凌的作品以出人意料的意象,以不同寻常的墨彩,以苍茫恢弘的气势,冲击着欣赏者的眼球,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他的画一看就是“接地气”的,而这“地气”便是火热的生活。在他行走各地采风的三十余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了雪域高原、黄河古道、长江源头、乡间田野。他从古丝绸之路的沙尘中,隐约听到了千年驼铃的悠扬;他从敦煌壁画苍茫的意境中,读出了千年石窟的灵光。在他眼里,江河、湖泊、山林、荷塘、草丛、湿地、田野……处处隐藏着大自然的瑰丽,他要“定格”美丽诗意,记录感动一刻。

《极地》

近年来,曹晓凌特别专注于彩墨画的创作,他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把彩墨画的探索看作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实验,一改传统绘画笔墨和构图的程式化。他的创造性在于以水为媒,将水墨和色彩来了一个“重组”,在笔墨里加入了块面,墨色里加入了光影,通过黑与白的交相渗沥,光与影的相融相合,使墨彩和光影构成的画面,焕发出梦幻般奇异的色彩。渐渐形成了他雄浑深沉、大气磅礴,富有张力的笔墨语言,让感动人心的画面,有了一种类似于文字的感染力,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表现力。他塑造的江河湖泊、草原田野、大漠边关那种独特内涵和气象,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全新感受,更是让作品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长风万里》 60cm×60cm

看曹晓凌的作品,有生活场景的真实感更有宇宙在乎于心的精神空间,发挥思维自由,强调自我表现。欲与古人拉开距离,只有创立新的个人风格——选择自己最有缘份的人、事、天、地,不以古今中外任何人的创造代替自己的创造,真正做到不与人同。所以,“立意”便是造境寄情,直抒胸臆的第一要事。元·黄公望说:“画山水,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 曹晓凌采众家之长,“不让自己陷入一个固定的套路”,创自己之风格——追求境美雅逸的意韵——不经意处凝聚着深远的古意。 在绘画语言、形式、构图、视觉样式上,他都不同别人,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有关专家看了曹晓凌先生的作品之后说:“画面有生活,有感情,有思想!”

《山赋》 6尺整

中国美学哲理,立足于人的精神感官。中国画追求“虽出人工,宛若天成”的自然之美。合乎道的艺术处理是自然天成的。真正的高级的艺术处理,看不出任何斧凿痕迹。“道”化作了万物,成就了众“形”,比如风趣可爱的《板桥咏竹图》,意味绵长的《回梦水乡》,俊峭巧丽的《洞开的瞳孔》等,这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道虽创造了天地“大美”,却不现其能,不见其巧。而曹晓凌发自内心的感受生活,创造独特的艺术作品非常难能可贵,所以,历代美评家都拿“鬼斧神工欺造化”赞叹大师之作。

《生命的绝响地带》 200cm×180cm

曹晓凌出版过多部画集和文集,其中《找影子的茬》收录了他的许多随笔与散文。翻开他的文集,你看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画家在思考,是一位有良心的作家在追问。他的文字是有温度的,热烈的、冷峻的、犀利的、浪漫的文字,让你有一种久违的温暖和感动。他在第二次走进神农架时,感叹道:“每纵深一步心率就会逐然加快,甚至颤抖——心灵因原始而受到烤问。” “都市的林子,是钢筋水泥质凝结,冰冷而灼热。当然,甚么鸟都有,却没鸟的天空。”更是发人深思。

《风吹谷歌山外山》 200cm×180cm

他在《错误的标点》一文中,这样评价自己:“带着生活的独语和观念,带着生活鞭笞的伤痕和心灵的忏悔,带着批判的精神,冷眼窥视繁荣的暗流,不愿放弃独树一帜的生活态度与风格。”

这就是曹晓凌,在色彩的光芒里笔墨共舞,他画风的形成,与他的文化修养观和生活积累分不开,他的岁月浸润在灵魂撕裂之痛和诱惑之痒中,两者始终无法割舍,这正是他在对人、景,物独特的审视记录与移写的漫长过程中开悟的原因,义无反顾去攀登……

凌人物画欣赏

《扯开嗓子的爷们》 180cm×200cm

《酣声·鼾声》 180cm×200cm·入选建军90周年大展

《萌动的1978》 200cm×180cm

《乡韵铿锵》200cm×180cm

《隐喻的红尘》 180cm×158cm

《共和第一宪》 220cm×124cm

《红云当头》124cm×220cm  2015.6

“美丽新丝路 翰墨定西行”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