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王定锁艺术赏析

发布时间:2017-04-07 16:35 【来源:中华教育在线】

【艺介】

王定锁,笔名玉恒。山西盂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西省阳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山西平定师范、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美术学院。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重彩高研班。

《敦煌之痛》180×180cm

主要艺术成就

国画《秋天的记忆》入选 “吉祥草原 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中国美协)

国画《寻梦敦煌.对话》入选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中国美协)

国画《中华飞天梦》入选“塞上明珠·美丽宁夏”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获优秀奖。(中国美协)

国画《刻经》入选“第二届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 (西藏网.中国美协)

国画《神圣的歌》入选“全国黄河画展”,国家黄河博物馆收藏。(中国美协)

国画《塬上春秋》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

国画《寻梦艺考》(线描)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中国美协)

国画《农乐图》(线描)入选“全国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 展” 。(中国美协)

国画《刻经》入选美丽中国——中国重彩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李可染画院展出

国画《日升月恒》参加苏百钧教授师生作品展,在北京大韵堂美术馆展出。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定锁画集》。

《中华飞天梦》180×86cm

名家点评

文/苏百钧

作为人物画家,如何在纷繁的事物中清醒地进行文化感知,给自身的艺术追求进行定位,决定着其作品在“当代性”这个问题上的表达深度与广度。

王定锁对于自己所走的艺术道路有明确的方向。题材上,他把视野投向身边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表现他们的生存壮态与精神面貌。在技法与审美观念上则一方面服膺于传统,试图从中寻找传统的基点;另一方面他又利用工笔画自身的笔墨语言的开放性积极探索,广汲博取,构建自己的语言体系。这种有效的尝试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视觉元素,宛如一场盛宴。

《寻梦敦煌·对话》 180×89cm

作品《日升月恒》用细腻的写实技法完成对主体人物的刻画,大胆地将其背景拉出现实框架,以彩陶与青铜纹饰所构成的抽象空间置换,产生出超越现实的效果,把观众引进了历史时空的厚重之中。画面形式切分而内容相连,真实与意象、过去与现在的对立被和和谐的色彩所统一,让人在洋溢着唯美抒情的意境中产生遐想。

苏百钧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会副会长

全国美展评审委员

《信天游》 180×120cm

文/张铁威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确立艺术发展的方向(或者说风格转型),看似很简单,实则是颇为艰难之事。这也是不少从艺多年的画家所普遍遭遇的瓶颈之一。倘若不能跨越,即使你埋头墨耕,耗费时光,仍有可能茫然无绪,陷入平庸而无所成就。——这,确实是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而冲破这一瓶颈,有时是靠自身渐进式的开悟,有时还得借助他人智慧、经验的点化,也是相当重要的。从王定锁近期作品来看,更加印证了我的这一观点。

《张果老醉酒图》40×28cm

定锁于2012年夏天入读中央美术学院重彩画高研班,直接受教于我国工笔重彩领域的重量级人物蒋采苹、苏百钧两位教授。在高研班学习时光里,十多位一流授课教师的用心教学、紧张的各种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以及京城众多高质量的大小展览观摩学习,无疑使渴望突破自我的王定锁受益匪浅,掌握与补充的不仅是技法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良师的指导下,对于何种绘画语言、表达观念、创作方向更适合自己,渐渐明晰起来。“瓶颈”水到渠成,自然而通,也使他的创作有了质的跨越。

《吕思诚像》180×89cm

他的一系列重彩画新作:《秋天的记忆》、《寻梦敦煌•对话》、《中华飞天梦》、《刻经》等,接二连三入选全国性的展览并频频获奖,便足以印证王定锁在艺术创作上的蜕变与飞跃。画人都知道,时下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展,参与人数多在数千人以上,而能获奖者则寥寥数十人,由此可见其难度。当然,定锁的作品能获奖,也是绝非偶然的。他的这些作品,从绘画语言角度看,我们明显能感受到画幅中所显露出来的“优秀特征”,比如:1、构成严谨,画面各元素的组织繁复而有序,整体形式感强,细节处理又精到。远观有视觉冲击力,近赏又丰富耐品,经得起推敲;2、画面上既保留以线造型、淡彩晕染的工笔画主要特征的同时,又巧妙地揉进了许多重彩画的材料和技法,两者相互兼容,互为映衬,为以往比较单一的勾勒渲染的工笔人物画平添了新的意趣,在审美上可说是“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相融合,也使画作更具绘画性和当代感;3、以往淡彩工笔人物画,背景处理多处于弱化地位,定锁的近作则以浓重斑斓的重彩做底,并且嵌入颇具文化意蕴的敦煌壁画、古老岩画等元素,具象和意象、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画面主客体之间互为服务、互为补充,既加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又使谨严的工笔画生发出轻松自由的写意性和别样的美感。

《国画程婴蔵孤图》70×70cm

回到“瓶颈”话题,事实上每个画家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瓶颈。当你的知识结构、技法手段、视野观念等有所局限的状态下,借助于前人、他人的学识经验也不失为取得“突破”的好方法,这也是画家要不断学习取经的意义所在。当然,“突破”的前提是你要有充分的思想积淀与技术准备。王定锁有着较好的造型和线描基础,进行过许多的创作磨练,并且大量的水粉写生也进一步锤练了他的色彩感觉,所以当他一接触到魅力无穷的重彩画时,倍感喜欢,思想观念与表达方式相融通时,也就能得心应手,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

张铁威

2015年于羊城珠江南岸海阔轩

(张铁威中国美协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红楼梦人物》 68×140cm

《守望家园》 68×140cm

《游春图》 68×140cm

《未成曲调先有情》 68×140cm

《梦回敦煌》 68×1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