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变淡引吐槽 年轻人集体追忆小时候的"过

发布时间:2016-02-19 17:30 【来源:

来源标题:年味儿变淡引吐槽 年轻人集体追忆小时候的"过大年"

年过完了,吐槽“年味变淡”却成了一个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不少年轻人开始集体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情节。淡忘的年俗仪式、日益“简便”的团聚方式……让昔日欢天喜地的“过大年”几乎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怀旧。

“我记忆里的年味儿是各种年俗带来的仪式感,郑重严格的敬天、祭祖,年三十、初三两顿家族团圆饭……”过完年,在北京工作的小徐如期赶回来,从浙江嘉兴的小镇姑娘“秋”,变回了高层写字楼里的“Linda”。在小徐眼里,大城市北京对传统习俗的坚持远不如她南方的家乡,然而即便是在家乡,年味儿也是越来越淡了。

“就拿必行的‘祭祖’仪式来说,过去我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每年都要提前准备,几个盅、几双筷子、放茶叶还是米、点多少香烛……那是乡下人过年的大事,可真是一丝不苟,清楚得倒背如流。”但几年前,小徐的爷爷去世了,小徐的家也从乡村搬到了城镇。现在过年,祭祖礼还是要行的。但流程却随意了很多,“桌子的朝向不再讲究,祭品的数量也非常随意,我爸常说,‘意思到了就得了’。”

与规矩一起被淡忘的,是年俗的意义,“那桌上摆几个盅,就是祭几路神,都被我们慢慢忘记了。”小徐觉得,仪式上的清减和随意,带来了人们对“年”在心理重视程度上的减弱,“让人觉得过年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生活在北京城的小林对年味儿的淡化、过年的日常化也有感触。“年初一,串门走亲戚,拜大年;年初二,跟着妈妈‘回娘家’,在姥姥家热闹一下……”如今,拜年的流程已被纷至沓来的“红包雨”取代,再不用“串门”说吉祥话,一个“大包儿”尽在不言中。“回娘家”的内容也变成了围坐在家中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各类贺岁片和肥皂剧。

关于过年日常化的现象也有网友调侃,“‘年味儿’终于也加入了‘致我们终将失去的××’系列。”网友指出,“当你抱怨过年吃吃喝喝没意思,抱怨给每一个长辈磕头太麻烦,抱怨你三姑六婆询问你恋爱学习工作情况。当你懒得帮忙包饺子,不再跟着贴春联,不愿跟小孩子一起疯。只是抱着你的手机在微博、微信、空间、脸书发状态:‘过年好无聊啊’。你这样能感受到年味儿还有天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