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娘娘腔” 女孩“假小子” 性别错位引发家(4)

发布时间:2015-12-15 18:02 【来源:

来源标题:男孩“娘娘腔” 女孩“假小子” 性别错位引发家长担忧 专家建议——教育孩子 男女有别

性别刻板印象要不得

“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是中国传统的性别审美标准。但近年来,从中性服装到中性发饰,再到中性心理,“中性风”大行其道,被很多人视为一种时尚和进步。相关心理学专家认为,中性化流行与独生子女政策有重要关系。

陈女士有一个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日常教育中,陈女士采取的方法是,把孩子“既当女孩养,又当男孩养”。她还特别注意培养女儿勇敢和开朗等“男孩儿特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会让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家长应避免让孩子特别是女孩儿,从小养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在李文道看来,将性别教育理解为“男孩要做男孩该做的事情,女孩要做女孩该做的事情”就过于狭隘了。“中性化本来并不是问题,一些研究也证明,兼具男女两种性格特点的人更具竞争力与创造力,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要让孩子在认清自己性别角色的同时,吸收异性身上的优点。家长不要有性别刻板印象,认为什么事情是女孩不能做的,什么事情是男孩绝对不能做的,这样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多孩子模仿明星,推崇打扮中性。二中分校心理教师魏兴表示,当发现孩子身上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全盘否定禁止孩子的行为,而且,这也是家长限制不过来的。他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这方面问题后,不要急于禁止,而是应先主动了解孩子所喜欢的明星,与孩子拉近距离,再通过抛出性别教育话题、相关新闻的方式,听听孩子的见解与思考。“就我所接触的大部分孩子而言,他们对于自己的追星行为,有着比较清晰认识和思考,如果将明星身上的一些优秀品质加以利用,追星不但不会成为孩子性别角色认同的障碍,还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动力。”

■尝试

学校:给男孩女孩订制培养计划

2013年,朝阳区实验小学启动了“男子汉培养计划”,给全校男孩加“钢”。为了给男孩“加钢”,朝实小学每周二下午的两个小时选修课,学校特为男生增设了7门特色课,包括足球、篮球、田径、攀岩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还引入了摔跤、橄榄球等比较剧烈的运动,增强男孩体魄。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开展“女生课堂”家长讲堂教育活动,心理专家先后围绕“如何尊重自己”“如何自我修炼”“如何面对老师、家长”“最受欢迎女生综合指标”“与人交往的十大注意事项”“做与书为伴的女孩”等几个女孩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引导学生们正确看待、处理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问题。恰当的切入角度,亲切的语气,娓娓道来的话语,将一个个问题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北京二中分校每年定期举行男生节、女生节活动。男生们进行定向越野等运动,女生则体验插花、茶艺等课程,通过不同课程,让女生感到被关爱,被重视,从而注重自己的言行;而男孩也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绅士,在帮助与服务的过程中,明白了男生的责任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