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学校悄现“生源回流”

发布时间:2015-11-23 14:29 【来源:

来源标题:曾经进城上学的远郊学生又回家门口上学了京郊学校悄现“生源回流”

留住优质生源在本地上学,这曾经是市昌平区教委主任李成旺的“小心思”。而现在,这位区域教育当家人则面临着一个“小课题”——如何统筹那些有资质在昌平本区域上学、从城里学校回流而来的孩子的入学。近些天,就有约20个孩子要回流到昌平上学的信息反馈给了这位教委主任。记者采访获悉,在北京其他远郊区,生源回流也将成为新常态。

据了解,平谷区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建校4年来,新生入学人数不断攀升。该校执行校长李江告诉记者,学校新生从过去的80人、97人、110人,到了今年的120人,明年预计将达到150人。平谷教委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说,主要是本地生源回流的多了。回流的孩子都有本地户籍,符合入学条件。有的家长过去提前在城里买新房上学,但家长还在平谷上班,觉得来来回回太折腾。现在名校办到了家门口,家长踏实了。“家长可会算细账了”。

房山区情况也与此类似,教委副主任武玉章给出了一组数据,小升初后去城区就读的学生在2013年大约有200名,2014年降至近130名,到了今年仅剩100名左右。

据悉,京郊学生回流上学,与北京近年来教改取得的成效相关联。近两年来,北京教育的综合改革以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为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问题的突破;用入学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为杠杆,撬动素质教育与减负问题的突破。市教委在今年中高考招生政策中推出的“双培”“外培”“名额分配”等计划,均对郊区有倾斜。好学校纷纷“开进”郊区,郊区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都上了新台阶,这也使得郊区学校开始出现“生源回流”。正如延庆教委主任魏旭斌所言,随着郊区本地教育质量的提高,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都愿意就近求学。

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北京教改以增加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切入点,最终目的是提供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广义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有专家指出,京郊生源回流现象恰恰表明家长对北京教改的认可。

■报道回顾

今年高考北京郊区成绩全线飘红

本报2015年7月1日01版曾报道——

今年高考,郊区县的孩子们有了“实际获得”,高考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现全面飘红。同时,今年高考试题难度的降低、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注重考查学生12年的积累等变化给郊区孩子更多展示学习成果和个人才华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

现代教育报记者盘点发现,在北京十个郊区县中,延庆县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80%大关,达到87.23%,位列郊区县之首,而密云以84.9%、怀柔以80.3%的成绩紧随其后。与去年相比,各区县在本科上线率的增幅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延庆、大兴、怀柔、门头沟等区均突破10个百分点。此外,各区县高考成绩总分过600分的学生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郊区县高考成绩的全面飘红,是北京教育改革措施得到全面落实的一个重要体现。”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这种改革让高考指挥棒作用得到了正面的发挥,引领当前教育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优质教育均衡为他们搭建了更广阔的成长舞台。”